作者: 武 霈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1-09-07 10:39
□記者 武 霈 通訊員 孫安琪
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,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之本、轉型之要、動力之源。為營造吸引人才、集聚人才的良好環境,菏澤高新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,強力推進優秀人才資源集聚,不斷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機制,努力在引進、培育、用才、留才方面尋求突破,形成了良好人才生態環境,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。
打造人才發展“強磁場”
良好的環境是吸引人才的“強磁場”,是匯集人才的“聚寶盆”。人才競爭的背后,實質上是人才生態環境的競爭。為不斷優化好人才生態環境,菏澤高新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吸納人才、廣攬賢達的好政策,通過構建人才政策制度體系,設立高層次人才發展專項經費,來推動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改進和提升。
張洪帆是2020年底被引進到菏澤高新區的高層次人才之一,本科畢業于山東大學材料學院,研究生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塑性研究院。“雙一流”畢業的他,曾在科技創新一線工作,做了6年的汽車工程師,主要致力于汽車零件系統匹配和圖紙開發相關的研發工作。談起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入菏澤高新區,他既感到榮幸,又感覺對工作充滿了底氣。
“我是通過高新區的人才引進計劃,了解到這一個集生物醫藥、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的、富有創新活力的年輕新區,看到了高新區對招攬人才的渴求和對人才培育的決心,也感受到了高新區強烈的服務意識和高效的行政效率。”張洪帆說。
人才招引工作不僅要多元,更要精準,在引才引智中,菏澤高新區積極融入菏澤市“231”產業體系,聚焦主導產業,精準引進培育一批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。日前,菏澤高新區召開全區人才工作推進會,通報全區人才工作開展情況并對下步人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。會上,印發了《菏澤高新區人才工作推進方案》,通過明確“人才發展成效”指標的考核任務,從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、外國專家引進、青年人才集聚等方面,來改進工作方式方法,落實責任單位,聚焦主責主業,全力推動人才工作目標任務落到實處。
吹響高層次人才“集結號”
人才既要引進來,還要留得住,更要培育好。高新區結合自身實際,制定了具有特色的《高新區人才新政12條》,更圍繞產業發展規劃布局,創新推出了“高新區創新創業人才育優庫”項目,就地取材、著重培養“身邊人”,打造穩固的本土人才金字塔,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,為人才工程申報提供人才儲備。
“高新區是一塊適合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土地,大家是這片土壤中的一株株新苗。為讓大家都能健康茁壯成長,黨工委、管委會將全力提供陽光、雨露、氧氣、養分。”在高新區高層次人才入職座談會上,菏澤高新區黨工委書記、管委會主任郭保存對新入職的“雙一流”人才寄予厚望,他從“高新區高度重視人才”“高新區有靈活的用人政策”“高層次人才在高新區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”等多個方面,闡述了“高新區為什么招聘高層次人才”以及“高層次人才在高新區的定位”,勉勵入職者在高新區扎根成長。
挖好人才的“蓄水池”,才能集聚人才、推動發展。為了給高層次人才的成長進步提供良好環境,菏澤高新區堅持政策引領,著力打造人才發展最優環境,通過實施人才安居工程、設立“一事一議”專項基金、高校畢業生聚集工程等政策,在人才安居、項目支持、就業引進等方面提供保障。住房方面,來高新區工作滿2年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、滿3年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,在購買首套自住用房時,由財政分別給予相應的購房補貼。生活補貼方面,在薪資待遇之外,財政按照博士、碩士、本科分別給予相應的生活補貼,連續補貼三年。